质量流量计常见的几种测量管
质量流量计测量管截取一根支管,流体在其内以速度V从A流向B,将此管置于以角速度ω旋转的系统中。设旋转轴为X,与管的交点为O,由于管内流体质点在轴向以速度V、在径向以角速度ω运动,此是流体质点受到一个切向科氏力Fc。这个力作用在测量管上,在O点两边方向相反,大小相同,为:δFc=2ωVδm。因此,直接或间接测量在旋转管道中流动的流体所产生的科氏力就可以测得质量流量。这就是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的基本原理。
早期设计的科氏力质量流量计的结构:将在由流动流体的管道送入一旋转系统中,由安装在转轴上的扭矩传感器,来完成质量流量的测量。这种流量计只是在试验室中进行了试制。
在商品化产品设计中,通过测量系统旋转产生科氏力是不切合实际的,因而均采用示测量管振动的方式替代旋转运动。以此同样实现科氏力对测量管的作用,并使得测量管在科氏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由于测量管的两端是固定的,而作用在测量管上各点的力是不同的,所引起的位移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测量管上形成一个附加的扭曲。测量这个扭曲的过程在不同点上的相位差,就可得到流过测量管的流体的质量流量。
我们常见的测量管的形式在以下几种:S形测量管、U形测量管、B形测量管、单直管形测量管、双直管形测量管、Ω形测量管、双环形测量管等,下面我们分别对其结构作一简单介绍。
1.S形测量管质量流量计
这种质量流量计的测量系统由两根平行的S形测量管、驱动器和传感器组成。管的两端固定,管的中心部位装有驱动器,使管子振动。在测量管对称位置上装有传感器,在这两点上测量振动管之间的相对位移。质量流量与这两点测得的振荡频率的相位差成正比。
2.U形测量管质量流量计
U形管为单、双测量管两种结构,电磁驱动系统以固定频率驱动U形测量管振动,当流体被强制接受管子的垂直运动时,在前半个振动周期内,管子向上运动,测量管中流体在驱动点前产生一个向下压的力,阻碍管子的向上运动,而在驱动点后产生向上的力,加速管子向上运动。这两个力的合成,使得测量管发生扭曲;在振动的另外半周期内,扭曲方向则相反。
3.B型管质量流量计
流量测量系统由两个相互平行的B形管组成。被测流体经过分流器被均匀送入两根B形测量管中,驱动装置安装在两管之间的中心位置,以某一稳定的谐波频率驱动测量管振动。在测量管产生向外运动时,直管部分被相互推离开,在驱动器的作用下回路L1’和L1”相互靠近,同样回路L2’和L2”也相互靠近。由于每个回路都由一端固定在流量计主体上,旋转运动在端区被抑制因而集中在节点附近。
4.单直管形质量流量计
这种流量计的结构:测量系统由一两端固定(法兰)的直管及其上的振动驱动器组成。
在管中流体不流动时,驱动器使管子振动,管中流体不产生科氏力,A、B两点受力相等,变化速度相同。
当测量管中流体以速度V在管中流动时,由于受到C点振动力的影响(此时的振动力是向上的),流体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时被加速,质点产生反作用力F1,使管子向上运动速度减慢;而在C点到B点之间,流体质点被减速,使管子向上的运动速度加快。结果在C点两边的这两个方向相反的力使管子产生一个变形,这个变形的相位差与测管中流体流过的质量流量成正比。
5.双直管形质量流量计
直管质量流量计结构:相对单直管来说双直管形可减少压力损失,增大传感器感受信号,驱动器安放与中心位置,两个光电传感器只与中心两侧对称位置上,结构测量管受轴向力的影响很小。双直管形质量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当流体不流动时,光电传感器受到的管子所产生的位移的相位是相同的;当流体介质流过两根振动的测量管时,便产生了科里奥利力,这个力使测量管的振点两边发生相反的位移,振点之前的测管中流体介质使管子振荡衰减,即管子位移速度减慢;振点之后的测管中流体介质使振荡加强,即管子位移速度加快。通过光电传感器,测得两端的相位差,这个相位差在振荡频率一定是正比与测管中的质量流量。
6.Ω形测量管质量流量计
这种流量计的结构,驱动器放在直管部分的中间位置,当管中流体以一定速度流动时,由于驱动器的振动作用,使管子分开或靠近。当管子分开时,在振点前的流体中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与振动力方向相反,减慢管子的运动速度;而在振点之后管中流体产生的科氏力与振动方向相同,加快管子的运动速度。当驱动器使管子靠近时,则产生相反的结果。在A、B两点的传感器可测的两处管字运动的相位差,由此可得到流过测管中流体的质量流量
7.双环形测量管质量流量计
这种流量计由一对平行的带有短直管的螺旋管组成,在管子的中间位置D装有驱动器,使两根测量管受到周期性的相反的振动,在椭圆螺旋管的两端,与中间点D等距离位置上,设置两个传感器,测量这两点的管子间相对运动速度,这两个相对运动速度的相位差与流过测量管中的流体质量流量成正比。
返回首页